您的位置:首 页
> 人才培养 > 博士后 > 站点介绍
 
 
人才培养
本科生
研究生
成人教育
博士后
留学生
访问学者
网络教学综合平台
 
站点介绍
政策扶持与基金资助
 
站点介绍  
 

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我校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位于风光秀丽的瘦西湖畔。山川形胜,人文氤氲,铸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灵动的品格。该站现有中国古代文学和文艺学两个博士点。

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81年批准的首批博士授予点,由著名词曲学家任中敏先生开创。现有博士生导师7人,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3人。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梯队为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在词曲学、俗文学、建安文学、两宋文学、明清文学、经学与学术史等领域的研究,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出版《明清小说思潮》、《八股文与明清文学论稿》、《明清传奇结构研究》、《两宋之交诗歌研究》、《六朝经学与玄学》等专著,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新世纪以来,主持国家项目6项,部、省级项目2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成果奖4项。

  文艺学博士点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7人。文艺学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新世纪以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部、省级项目3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成果奖6项,其中1项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出版有《泰州学派美学思想史》、《现代文艺社会学》、《当代性与文学传统的重建》、《美学文艺学本体论》、《文艺美学范畴研究》、《意境探微》、《当代文艺美学的多维思考》等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

化学博士后流动站

      我校物理化学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点,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物理化学学科梯队为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该学科研究团队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厅2007年度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物理化学学科包含胶体与界面化学、电化学、材料物理化学等研究方向。其中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方向在表面活性剂分子有序组合体的生成、调控与转变规律及其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中的功能性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为国内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的主要基地之一。电化学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电化学基础理论、导电高聚物及生物传感器等,还系统研究了杯芳烃等超分子主体化合物的电化学氧化特性及其在纳米材料表面的自组装等。材料物理化学方向主要研究各种类型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特性,以纳米二氧化硅为基质,开展了多种功能材料的开发与研究工作;以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制备高性能聚合物合金以及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对多相多组分体系的内部微观及介观形态、界面行为、结构流变学以及宏观性能的研究,为工程塑料制备新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我校分析化学博士点主要研究纳米器件和功能材料的化学与生物传感器,如纳米电极、微悬臂梁、单分子层保护团簇、自组装等传感器。研究和探索毛细管电泳、电动色谱、微流控等在生命物质检测中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荧光标记及分析、时间分辨荧光、原子吸收等方法在环境检测与食品分析中的应用。系统研究上述方法和技术在测试应用方面的规律和理论问题,探索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与手段。

农业工博士后流动站  

       农业工博士后流动站依托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农学院、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农业水土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农产品安全与环境、农业信息化技术、农业装备与控制技术等博士点支撑,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水利规划与管理决策理论应用、水的高效利用、灌排泵站技术改造与成套技术、农业装备与控制技术、农村信息化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学术特色,多项成果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

    该站现有博士生导师8名,教授12名。近年来,该学科承担了一批在国内、省内外具有影响项目,尤其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的展开,为本学科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目前,学科组在研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10多项,在研经费近3000万;开展的水泵及泵站研究工作,其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有效地参与解决了江苏里下河地区的内涝、苏北地区的资源性缺水、城市水环境、水生态等问题。泵站工程研究成果,在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建设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学科的传统研究特色是:“脚踏实地、密切联系实际”。长期以来,坚持从农业实际出发,服务于农业生产。学科组近几年来,承担完成了 “江苏省农业节水纲要”、“江苏省农业节水规划”、 “江苏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十一五规划”、“江苏省农村饮水安全十一五规划”、“江苏省抗旱规划”等10多项省部级规划的编制工作,该10多项规划均已得到国家、省相关部门批准实施;同时,学科组近年来,主编出版了国家行业标准“农田水利示范园区标准”、“泵站更新改造技术规范”、“泵站安装及验收规范”等。

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

   我校农学院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依托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农产品安全与环境、植物生物技术等 4 个二级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作物栽培耕作理论与技术、作物生理生态、农产品安全与环境、作物遗传育种、植物生物技术以及生物统计与生物信息等。该站现有博士生导师22名。其中,有国家级突贡专家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5人。现承担部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27项,其中,国家“863”7项、国家“973”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项、国际合作和国家部委项目21项,在研经费近6000万元。该站科研成果丰硕,截至2004年底,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52篇,出版著作15部。其中,SCI收录81篇,国内核心期刊401篇。仅十五以来,就先后荣获部省级以上科研奖励成果19项,育成主要农作物新品种5个,获得专利2项。通过鉴定成果18项。其中,由该站参与完成的水稻第4染色体精确测序成果被评为2002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头条新闻。

  此外,该站还拥有江苏省重点学科2个,教育部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

植物保护博士后流动站   

    我校植物保护博士后流动站依托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博士点,有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药剂学、生态学4个二级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昆虫生态与害虫综合治理、基础昆虫学、植物抗病分子机制及病害综合治理、农药残留与环境效应等。

  该站现有博士生导师6名,教授9名。现承担部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20项,其中,国家“863”2项、国家“973”37人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国家支撑计划和行业专项10项,国际合作和国家部委项目3项,在研经费2000多万元。近年来,本学科科学研究取得了一些富有创新和特色的成果,其中昆虫生态与害虫综合治理研究方向紧紧围绕稻麦棉蔬菜重大害虫猖獗与再猖獗的生态机制及IPM三大要素(作物、农药、天敌)间的协调开展IPM基础和以生物农药为主体的害虫无公害治理技术研究。在稻田群落结构和功能、多物种共存系统种间互作及农药对食物链双向效应方面进行了长期、系统并富有创新的研究,形成了鲜明特色;棉铃虫预警系统的建立与综合控制技术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基础昆虫学研究方向在重要检疫性及外来有害生物的分子检测技术、预警监测与控制技术、蹟翅目昆虫的系统学等方面等取得了重要成果。植物抗病的分子机制与病害综合治理方向以水稻纹枯病、条纹叶枯病、玉米黄曲霉菌等进行植物抗病的分子机制研究,精细定位了水稻和玉米多个重要抗病数量基因(QTL);通过系谱分析,明确了江苏抗条纹叶枯病种质抗病毒基因的来源。在对重要植物病原物进行生理生化、侵染与致病机理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和病菌抗药性检测与治理为主要内容的植物病害综合治理技术,开发多种高效复配农药,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农药残留与环境效应研究方向先后建立了20多种对环境或对食品安全有重要影响的农药、药物和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免疫分析技术并研制了10多种试剂盒,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处于我国领先水平,部分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植物保护学科科研成果丰硕。截至2008年底,累计发表SCI收录论文50多篇,学报级论文100多篇,出版著作12部。仅十五以来,就先后荣获部省级以上科研奖励成果8项,获得专利5项。通过鉴定成果11项。1篇博士论文被评为江苏省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我校畜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2007年由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畜牧学是我校最具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之一,现有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和草业科学4个博士授权点,其中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为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

  长期以来,畜牧学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瞄准国际前沿,注重源头创新与学科交叉渗透,目前已形成动物遗传资源的评价、保护与利用、遗传标记与动物育种、胚胎工程与转基因动物、动物营养代谢与调控技术和牧草高产栽培与开发利用5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该流动站现有博士后合作指导教师6名,依托本流动站建有动物遗传繁育与分子设计省级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扬州大学蜜蜂产品研究所(江苏省教育厅)、扬州大学兔业工程研究中心(原养兔研究室)(江苏省教育厅)等。近5年来,学科承担各类课题100余项,承担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项,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和成果转化项目6项,年均科研经费近500万元,年均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近5年获得国家级成果1项,获省部级成果13项,出版教材专著37部。

兽医学博士后流动站 

       我校兽医学院兽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依托兽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现有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三个博士点,博士生导师6人,教授14人。该站将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用于动物疫病防制研究,形成了畜禽主要传染病流行规律及防制对策病原微生物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与免疫机理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转基因动物与实验动物疾病模型等多个稳定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该站先后取得一批创新性研究成果,其中在世界上率先发现小鹅瘟、兔瘟等病毒,并研制出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活疫苗(NF8株)的研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对鸡马立克氏病毒、禽白血病J亚群病毒、新城疫病毒等基因组结构及其编码的主要蛋白、致病及保护性抗原基因等的系统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铅、镉等重金属中毒的分子机理及硒的保护作用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还成功地建立了酶联免疫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动物产品中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有两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相继研制出鸡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等10多种病原体的单克隆抗体;小鹅瘟弱毒活疫苗7项产品已获得农业部新兽药证书,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欢迎国内外有志博士到扬州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工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